為學習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蘇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以青春之名,逐華夏之陽”實踐團在7月6日走進蘇州革命博物館參觀與學習,了解革命先烈感人肺腑的事跡,追尋歷史足跡,在這個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與愛國情懷,弘揚、傳承了紅色文化,賡續(xù)紅色基因,放飛青春夢想。
7月6日,步入蘇州革命博物館,展廳中記載的新四軍,“江抗”部隊與敵人斗智斗勇的故事以及相關歷史物品,仿佛是一位位沉默的歷史講述者,將實踐團成員們帶回到了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從辛亥革命在蘇州的星星之火,到抗日戰(zhàn)爭中蘇州兒女的英勇抗爭,再到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凱歌,每一段歷史都閃耀著革命先烈們不屈不撓、勇于犧牲的光輝。成員們深刻體會到,正是這些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創(chuàng)造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他們的英勇事跡將永遠被后人銘記。
在參觀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們也了解了蘇州這座城市的發(fā)展。通過一幅幅生動的圖片,一段段精彩的文字,成員們了解到了蘇州地區(qū)的人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凝聚力,實現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打造江南文化品牌,踐行綠色發(fā)展,增進民生福祉,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添磚加瓦。實踐團成員們深刻地感受到了蘇州這座城市展現出的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以及繁榮開放的獨特魅力,明白了現在和平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身為蘇州大學的學生,更應盡自己所學為社會出一份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定地向黨組織靠攏。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學習。詹源培 供圖
參觀蘇州革命博物館,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心靈之旅,它不僅讓實踐團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更在心靈深處種下了對先烈們無盡敬仰與感恩的種子。在參觀過程中,實踐團成員們被革命先烈們堅定的信仰所深深震撼。無論是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還是身處極端惡劣的環(huán)境,他們始終堅守著共產主義信仰,不畏艱難,不懼犧牲。這種信仰的力量,不僅支撐著他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更激勵著后人不斷前行。信仰是人生的燈塔,它指引著前進的方向,給予無盡的動力。在新時代的征程上,青年們更應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觀結束后,實踐團成員們深感自己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有幸生活在和平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享受著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幸福生活。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忘記歷史,更不意味著可以停止前進的腳步。相反,青年們應該銘記歷史,珍惜當下,勇擔時代賦予的責任與使命。實踐團成員們紛紛表示,會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水平;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為社會建設添磚加瓦;關注國家大事和民生問題,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作為蘇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學生,也應該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在數學領域不斷求索,將自己所學靈活運用,在生活中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
此次參觀還讓實踐團成員們深刻思考了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每個人都是國家和社會的一份子,個人的命運與國家和社會的命運緊密相連。只有國家強盛、社會和諧穩(wěn)定,個人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幸福。因此,青年們應該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大局之中,聚個人之細流,成國家之大海。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和清醒劑,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只有不斷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不斷向前發(fā)展。
圖為實踐團成員合影。秦宇誠 供圖
(通訊員:高翌航)